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特色—以溪流為例

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特色
溪流為例
 
撰文 謝承昱
 
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南迴公路上,屬於獅子鄉的行政區域,是屏東林區管理處轄區。森林遊樂區內因為內文溪的溪水注入,因此形成著名的雙流瀑布,楓港溪上游兩大源流—內文溪與達仁溪的交匯點位於園區入口處。夏季大雨過後水勢磅礡,冬季仍有涓涓細流,因此園區內流水終年不竭,是台灣低海拔地區最適合全家觀賞、享受陰離子的瀑布景點。 
發源自牡丹山的楓港溪,由東向西經過丹路至楓港注入台灣海峽,上游支流內文溪穿越在園區,北有達仁溪匯合,三方水流為園區帶來充足的水氣,形成雙流特殊的自然生態環境。其中,溪流為園區中最重要的遊憩資源,除了上游擁有的雙流瀑布外,少有深潭或激流,所以只要擺脫束縛親近水域,翻開水中的石頭找一找,或許就能見到許多特別的水中生物!現在就讓我們一同來認識水水雙流的奧秘吧!

水質檢測的好幫手—水中昆蟲


扁蜉蝣

扁蜉蝣幼蟲腹部有著一對尾絲,生存環境偏好水質純淨且水流湍急的地方,以水藻類、落葉的腐敗物為食。在沖刷溪濱岸的木頭、急瀨處、卵石下方、水生植物叢集處特別容易發現它的蹤跡。而成蟲的壽命從數小時到數日不定,依種類而有所區別。


石蠶蛾

成蟲的樣子很像蛾,頭小且口器退化,具有明顯的複眼,腳部相當發達而翅膀寬大,多數為黃褐色。幼蟲在溪流、湖泊的石頭縫隙處以小石子或沙粒築巢,並利用口部吐絲固定,十分堅固巧妙。  
石蠶蛾幼蟲(左)
石蠶蛾的家(右)

 



水蠆(音ㄔㄞˋ)

蜻蜓與豆娘的稚蟲都稱做水蠆,稚蟲長大後會爬出水面到陸地羽化成為蜻蜓或豆娘。台語稱蜻蜓和豆娘為「田嬰」,原因是蜻蜓的稚蟲都生長在水裡,因此水田邊經常見到它們四處飛翔的緣故。要如何分辨兩種的差異?蜻蜓的水蠆腹部較寬,無鰓器;豆娘的水蠆腹部較細長,且末端有明顯的三片尾鰓。

豆娘水蠆           蜻蜓水蠆



雙流常見豆娘-白痣珈蟌    雙流常見蜻蜓-善變蜻蜓
這些水生昆蟲只居住在水質清淨的水域中,因此可做為水域環境檢測的指標,由此可見雙流的水質非常乾淨,所以下次來到雙流除了享受夏日戲水的樂趣之外,更別忘了要保護它們乾淨的家園,為水資源的永續利用盡份心力!

 

溪流勇士-雙流常見淡水魚類


台灣石𩼧:棲息在水流湍急、較高溶氧的溪流及較清澈的深潭底層中,是台灣地區的特有種。體色呈黃綠色,腹部略白,體側有7條黑色橫帶,以幼魚最為明顯,因為斑紋的關係,被稱為【石斑】或【石𩼧】,在雙流地區是普遍可見的魚類。
 
粗首鱲:族群喜歡在溪流的中下游,水流較緩慢的淺流、深潭等水域活動,然而對一般人來說,粗首鱲聽起來十分陌生,但要是提到【溪哥仔】或是【紅貓】那就耳熟能詳了!另外,在繁殖季節時雄魚的上下頷及腮蓋有追星出現,可做為辨識的主要依據。

台灣馬口魚:別稱【一枝花】,是一種群結性明顯的台灣淡水魚類,生活在河川上游,因此需要健壯的身軀才足以應付湍急的河流。台灣馬口魚非常貪吃屬於雜食性魚類,舉凡掉落的昆蟲、魚類的仔苗或者是石頭上的藻類,都是它可口的食物,真可以說是「好嘴道」啊!


在雙流的河川沿岸,除了上述常見的水中生物之外,另有溪澗鳥類如:翠鳥、白鷺鷥、鉛色水鶇等;並不時傳來蛙類的叫聲,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斯文豪氏赤蛙,它以如鳥鳴的叫聲常令人產生混淆視聽的感覺;幸運的話,還能見到生性害羞以捕食甲殼類生物為食的食蟹獴(棕簑貓),牠通常在清晨或黃昏時分外出覓食。 
今年夏天,我們四位暑期青年志工及兩位國際志工,懷抱著好奇及愉悅的心情來到雙流參與由自然教育中心舉辦的活動,體驗此處豐富的溪流生態,我們不僅由室內課程學習到多樣化的知識,也在戶外實際觀察中,一窺這些小生物有趣的風貌。在此時此地,我深刻的體驗到溪流是大地之母,孕育了生命的喜悅,因為有了源源不絕的流水,更豐富了大自然原本美麗的色彩。


 小白鷺        拉氏青溪蟹



雙流美景

 參考資料:

放牛孩子的天堂-食水嵙溪,2012年8月26日擷取自:http://nature.edu.tw/result/94_result/8/stream3/index.htm 
石門水庫,【生態保育教室】,2012年8月26日擷取自:http://www.wranb.gov.tw/ct.asp?xItem=1513&ctNode=790&mp=4 
台南市海東國小,【教學資源】,2012年8月26日擷取自http://www.htps.tn.edu.tw/res/insects/tricho/tricho.htm 
陳昭敦,2011。水舞精靈-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水生生物導覽手冊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