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

看雙流的瀑布步道見鳶飛魚躍蟲鳴蛙叫

雙流的瀑布步道 鳶飛魚躍蟲鳴蛙叫

撰文 黃聖心

 溪流交響樂的舞台—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

位於楓港往台東方向的南迴公路上,約十三公里處,為內文溪與達仁溪匯聚成楓港溪的「雙溪匯流處」,從右邊岔路進入即可抵達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大門。園區行政區屬屏東縣獅子鄉,管理單位隸屬於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屏東林管處潮州事業區,海拔高度介於一五O公尺到六五O公尺之間。
雙流園區的林相為台灣南部特有的熱帶季風雨林,於帽子山的山腰以上可見到恆春半島的原始樹種及特有種;目前遊客所見到的是響應民國五十四年的森林多目標利用原則政策所栽種較具經濟價值的樹種包括楓香、光臘樹、欖仁樹等,現在都已成為遊客漫步園區時遮陽迎風的大功臣。


 晶透薄紗純白的延續—雙流瀑布   
雙流瀑布海拔高約二五四公尺,為瀑布步道最終點,是雙流園區內極為心曠神怡的休憩點,更是來到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絕對不能錯過的景點!由於內文溪的集水區域屬於較少人為涉足的天然環境,所以水質純淨無污染,處處可見對水質敏感的指標水中生物。也由於樹木、土壤的保水力仍然很充足,才讓雙流瀑布得以終年有水,更遑論梅雨季節或是大雨過後的充沛水量。
由上而下的水瀑,漫溢在岩壁間;猶如身材曼妙的仙女,在岩壁間來來回回的擺弄著她那飄渺的白色薄紗裙擺,這是多麼令人心醉的畫面啊!直瀉而下的飛瀑在下方掏挖出一個寬闊的深潭,在看似祥和的表面上,實在難以想像裡頭竟然暗潮洶湧,因此園區貼心的在山壁旁搭建一座觀瀑平台,讓我們不必涉險就能一窺瀑布的壯麗景觀。  

 別害怕!給自己一個向前走的機會

一條能讓人與水如此親近的瀑布步道,相對於其他國家森林遊樂區的步道而言是極其難得的。瀑布步道全長約三千一百公尺,大多是平緩、寬闊的路面,只有在接近瀑布區的木棧步道會有些許起伏。 
途中經過兩個涉水區時,只要謹記:「向著目標直行」與「這腳站穩再出那腳」慢慢走的原則,就能夠來趟平安快樂的瀑布之遊;當然,如果走累了,可以回到涉水區坐在溪邊,與同伴們閒話家常;或帶著小朋友做近距離的水中生物觀察,園區的水域環境非常適合大小朋友一起來,一起來驚嘆大自然的奇妙之處。

手牽手  大家 來學螃蟹橫著走

我們倆是心連心的一對寶

 樂活健康慢步走—森林浴與陰離子的對話

眾所周知,森林對於身心靈有極大的好處,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不僅有茂密的人工林和原始林,山谷間的溪流和瀑布,更豐富了森林浴的功能;漫步於山林間可以靜思養神和強健身心及培養活力之外,還可以獲得具體的芬多精和陰離子的滋潤,分別介紹如下。 
芬多精 
瀑布步道兩側,滿是江某、山棕、白千層、光臘樹、珊瑚樹、欖仁樹、山桂花等各式原生或栽種的樹木,這些林木會散發出自體所產生的精油成分,匯集成森林中的芬多精,穿過步道走到瀑布,享受了豐沛的芬多精,不但鍛鍊了體魄、殺菌除臭、提神醒腦;更有提升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 
陰離子 
無論是瀑布、溪流、噴泉的水花;甚至連植物行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氧氣和陽光中的紫外線,都可以產生陰離子,因此雙流的森林、溪流、瀑布和陽光都是富含陰離子的環境,當瀑布從高處墬落噴濺所產生的水花,其中所產生的陰離子更是豐沛。根據學者研究;陰離子能有效克服焦慮、失眠、緊張等精神狀態;還具有促進心肺功能及人體新陳代謝功能的物質,遠離都市塵囂來到雙流,不僅能享受森林浴中的芬多精,還能獲得瀰漫在溪流、森林與瀑布水氣氛圍中陰離子的包圍,真是一舉數得啊!

 是誰在與溪流聲聲唱?

沿著瀑布步道前進,耳邊不時傳來「啾」的聲音,如果您以為這是某種鳥兒的叫聲,那您可就被騙囉!這其實是斯文豪氏赤蛙的鳴叫聲,許多賞鳥的初學者,往往被這鳴叫聲混淆而誤認為它是某一種鳥類,而頻頻詢問,讓帶隊的老師不勝其擾,因此便送了一個「騙人鳥」的綽號給它。 
斯文豪氏赤蛙除了冬季之外,其他季節都非常活躍,但由於它天性不喜歡群聚所以獨立性較高,既使是繁殖季節也是如此,而此起彼落的鳴叫聲就是蛙與蛙之間用來溝通或傳遞訊息的主要方式,白天時斯文豪氏赤蛙通常躲藏於石壁岩縫中,夜晚則蹲伏於水域的石頭上或是溪流的洞穴裡。當您行走在雙流森林國家遊樂區的瀑布步道時請您仔細聆聽欣賞,斯文豪氏赤蛙與內文溪的深情對唱。
  

參考資料

林文鎮,1989,森林浴的世界,中國造林事業協會。 
中野秀章、有光一豋、森川靖著,1997,森林與水的科學,臺灣林業試驗所。 
許育苗等,2011,縱遊綠色林徑-臺東自然步道導覽,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
   

2012年8月26日 星期日

雙流蝶戀花 part3~斑蝶、蛺蝶與弄蝶

雙流~3


撰文 王景立


參、斑蝶科

 結構特徵:

  • 中大型蝶種,胸部多為黑底伴有白斑,前足退化折疊於胸部而不用來站立或步行,常以性斑或毛筆器(亦稱發香筆)作為分辨雌雄之依據。
  • 卵呈半橢圓或半紡錘型。
  • 幼體身上常有豔麗的條紋或斑點,因為幼蟲的食草多為有毒植物(例如:蘿摩科植物);且體表的肉質瘤突為此蝶之特徵,可與其它蝶種區別。
  • 蛹為垂懸蛹,並帶有金屬光澤。
  • 飛行緩慢,在雙流可常看到她們在空中滑翔,沿山步道的山谷中更有集體遷移渡冬的紫斑蝶。

Ç大白斑蝶(園區易見)

 Ç旖斑蝶(執勤室)

肆、蛺蝶科

 結構特徵:

  • 鳳蝶總科中一類蝴蝶的總稱,屬於中至大型的蝴蝶。大部分蛺蝶的前足已退化,身上有顏色鮮豔的翅膀,翅底通常暗淡,有些看起來像是枯葉般,利用保護色使捕食者難以察覺。
  • 卵為圓形,表面有稜脊。
  • 幼蟲食草以雙子葉植物為主,幼蟲身上有棘刺,刺上有毛。
  • 蛹為垂懸蛹,顏色多半不顯眼。成蝶的食性差異大,大部分偏好樹液與腐果,在園區四條步道沿路皆可見其飛舞的姿態。

 Ç琉璃蛺蝶(沿山步道吊橋)


Ç白裳貓蛺蝶(瀑布步道)

伍、弄蝶科

 結構特徵:

  • 中小型蝴蝶,飛行快速,軌跡飄忽不定,常被誤認成蛾類。
  • 觸角前端呈鉤狀,頭部寬大,體型矮胖,翅膀較細長,顏色多較為暗淡,以黑褐色或黃色為主,另外亦有少數色彩鮮明物種。
  • 卵為半圓形。幼蟲體表光滑,喜歡將葉片捲成筒狀,形成葉苞,並躲在裡面休息。
  • 某些種類停棲時會將後翅展開,前翅豎直,模樣就像一架戰鬥機,遊客中心附近花圃及白榕步道區皆有其倩影。
Ç長翅弄蝶(白榕步道)

Ç橙翅傘弄蝶(白榕步道)

 結語:


以上介紹的種類都是雙流森林遊樂區常見到的蝴蝶! 
絢麗奪目的彩蝶是雙流的特色,在園區內從春季至秋季皆可見大量蝴蝶身影,其實一年四季只要有花叢處都可以看到翩翩蝶影。 
蝴蝶在生態系統上扮演消費者的角色,幼蟲取食大量的葉片,更是大自然中重要的能量轉換者,成蟲具有協助植物授粉的功能,不管是幼蟲或是成蟲都有可能是其他動物的食物。在蝴蝶生活史的每一階段均有其特殊寄生天敵,這些寄生性生物,甚至具有專一性,此類生物的存在與否,都由蝴蝶決定,因此蝴蝶保育更是不可忽略。 
來到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請用一顆愉悅且謹慎的心來欣賞曼妙蝶舞,千萬別用任何工具妨礙這些花間精靈。也切勿亂丟垃圾,製造環境的負擔,園區內的一花一草一木,皆是【她】棲息的場所,唯有愛惜這座森林,才能永續保存蝴蝶的棲息地,一年之中不論哪個季節造訪雙流,可以體驗到雙流蝶影的美名,而不虛此行。

參考文獻:

呂晟智等,2012,台灣常見的蝴蝶­─低海拔篇,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穆傳蓁等,1997,雙流蝶影,台灣省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 
吳怡欣,2007,蝴蝶園夢,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俞秋豐,1990,台灣蝴蝶(1),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雙流蝶戀花 part2~鳳蝶與粉蝶科

雙流~2


撰文 王景立


  雙流蝶戀花 ~ 1   雙流蝶戀花 ~ 3

雙流常見蝶種介紹

壹、鳳蝶科

結構特徵:
  • 大多物種分佈在熱帶地區。鳳蝶的翅膀主要以黑色為底,配上白色、紅色、藍色或綠色等斑紋,外觀華麗耀眼,飛行快速,多數後翅具有尾突,喜歡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下活動。
  •  
  • 卵為圓形。
  •  
  • 某些幼蟲初齡長的像鳥糞,可以避免被天敵捕食的機會,晚期體表光滑顏色翠綠,具有隱蔽功效。幼蟲受到驚嚇時,會伸出臭角,並散發異味,具有驅敵的功用,是其他蝶類幼蟲所沒有的保命絕招。
  • 蛹為帶蛹,大部分的蛹頭部具有兩個突起,容易辨識。
  • 鳳蝶成蟲多以花蜜為食,常在帽子山登山步道及瀑布步道發現。

Ç黃裳鳳蝶(帽子山登山步道)珍貴稀有保育類蝴蝶


Ç黑鳳蝶(瀑布步道)
Ç青鳳蝶(涉水區) 

貳、粉蝶科

結構特徵:

  • 鳳蝶總科中的一科,屬中型蝴蝶。前腳脛節無突起;翅膀通常呈白色或橙黃色,飾有黑色等顏色斑點。

  • 卵為紡錘型。

  • 幼蟲多為綠色且體表長有細毛,以十字花科及豆科等植物為食。

  • 蛹為帶蛹,且蛹頭為帶蛹,且蛹頭為尖形突起。

  • 在園區中,一年四季皆可見到粉蝶的蹤影。




 
Ç鋸粉蝶(瀑布步道水域)


Ç遷粉蝶(執勤室花園)

雙流蝶戀花 part1~蝴蝶生活史

雙流~1

撰文 王景立
 

前言

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地區氣候高溫潮濕,植物歧異度高,孕育了豐富的蝴蝶族群。每年的春天至秋天是多數蝶類羽化,徜徉花叢的季節,園區處處可見蝴蝶翩翩飛舞。

蝴蝶生活史包含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是屬於完全變態昆蟲,以下簡單介紹這個既美麗又變態的物種。
 
蝴蝶的卵一般為圓形或橢圓形,表面有蠟質殼,可防止水分蒸發,一端有細孔,是精子進入的通路。不同品種的蝴蝶,卵的形狀、大小、顏色與花紋均不相同。成蝶會將卵產於寄主植物上,寄主植物即是適合幼蟲食用的植物,是成蝶為幼蟲精心挑選的生長環境。
 
  • 幼蟲 

幼蟲的形狀多樣,一般幼蟲之表皮柔軟,少數的蝴蝶幼蟲具有毛,而蛺蝶科幼蟲的特色,是表皮之瘤突長有硬刺。幼蟲孵化出後,主要就是進食,要吃掉大量植物葉子,有些蝴蝶的幼蟲對食草具有專一性,例如:黃裳鳳蝶幼蟲的食草,局限於港口馬兜鈴、瓜葉馬兜鈴等馬兜鈴科植物,部分蝶種幼蟲就專吃十字花科植物。幼蟲隨著生長時序,大約會經過4至6次蛻皮,每次蛻皮為一齡,蛻掉的外皮也成為幼蟲的食物。
 
  • 蛹 

幼蟲完全成長後便會停止進食,到處爬行著尋找一個適合的結蛹地方。蛺蝶科的蛹會頭下尾上的懸吊著,稱為垂蛹;鳳蝶和粉蝶的蛹則是頭上尾下,稱為帶蛹。牠們會把身體拉長,量度周圍的空間是否足夠破蛹羽化時順利展開翅膀。當找到結蛹的地方時,幼蟲會在該處吐絲,將身體末端固定在絲上,蛺蝶幼蟲會在葉子背面隱蔽的地方結蛹,然後逐漸變硬,成為前蛹。大約一天後,前蛹脫去幼蟲外皮,露出蝶蛹。蛹內幼蟲的器具會逐漸分解,然後重新組成蝴蝶的身體。
 
  • 成蟲 

成蟲成熟後,在蛹中沿著頭和胸破殼鑽出,剛羽化的蝴蝶翅膀皺褶和腹部膨脹,有些蝴蝶會走到葉底把體液流到翅脈撐起翅膀,這時的蝴蝶無法躲避天敵,假如蝴蝶掉在地上或未能順利展翅,翅膀會變得畸型,可能會失去飛行能力,只能坐以待斃。翅膀展開後,蝴蝶就可以飛翔了,由於蝴蝶的前後翅不同步舞動,飛翔時波動很大,因此姿勢優美。
 

雙流森林遊樂區賞蝶景點

  • 涉水區:

第一涉水區旁常有群蝶飛舞,蝴蝶常在溪畔汲水。
  • 陽光草坪:

每天清晨和傍晚,在草坪上仙丹與百合所形成的花叢,是蝴蝶覓食的時光,也是賞蝶拍蝶的好時段。
  • 沿山吊橋:

此路線為紫斑蝶過境渡冬路線,是一探紫斑蝶之美的首選步道。
  • 帽子山步道:

由停車場進入步道入口鐵門後,紅色涼亭旁的山徑便是登山口。步道的前半段就是觀賞蝴蝶最好的地段。咸豐草與紫花長穗木花叢密集處,常見鳳蝶、黃蝶屬及小灰蝶等,林下較陰暗處則可見蛇目蝶活動,上行至林間空曠處,澤蘭開花時則有斑蝶聚集,再往上至半山腰,有不少的蜜源植物吸引鳳蝶前來,甚至可見到保育類的黃裳鳳蝶。

2012年8月25日 星期六

柳暗花明又一村~雙流健行建議路線

明又一村
雙流健行建議路線

待在雙流的兩個月內,幾乎每天都會深入森林,體驗河流、林木以及蟲鳥帶給我的感動。在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裡頭,總共有四條步道,要跟大家介紹,雙流四條步道的美。

1.瀑布步道


難易度★ 全長約3,100公尺 單程所需 90~120分鐘

瀑布步道沿著內文溪岸而行,沿途可欣賞溪流及兩岸森林景致,也可在溪流旁享受親水的樂趣,途中有兩處涉水區,冰涼的溪水,一直都是大人小孩的最愛。 
終點是知名的雙流瀑布,水流終年不斷,尤其雨季過後更是氣勢磅礡,充沛的陰離子讓人心曠神怡,是您不可錯過的景點。


愛的小叮嚀:
(1) 面向溪水的流向,像螃蟹般橫著前進,穩穩地越過溪流。 
(2) 經過涉水區時,看著目的地直走橫越溪水,沿著水泥步道行走。 
(3) 建議大手牽小手,較能安全渡過溪流,也方便就近觀察水中生物。

2.帽子山步道



難易度★★★ 全長約2,800公尺 單程所需 120~150分鐘

帽子山是園區制高點,海拔約700公尺,沿途大多為陡峭的上坡路段,可欣賞到恆春半島的特有植物,步道皆為林蔭路段,涼爽舒適,適合健行愛好者前往挑戰。 
登上山頂後,景觀視野遼闊,時有雲霧繚繞,可環視中央山脈的及周邊的山嶺,山巒疊翠,氣象萬千,天氣晴朗時可眺望太平洋及台灣海峽,風景美不勝收。 
在每年9月底10月初的早晨,天候狀況良好時可看見成群的灰面鷲和赤腹鷹過境,場景十分壯觀。 
春、夏兩季亦是賞蝶的好地方。


愛的小叮嚀:

(1) 雨天過後,地面濕滑,行走要特別小心。 
(2) 沿途避免蚊蟲咬傷,請穿著長袖長褲較為適宜。

3.沿山步道



難易度★★ 全長約2,000公尺 單程所需 90~120分鐘

沿山步道也是一條涼爽的林蔭步道,除了蟲鳴鳥叫之外,蝶影紛飛更是一大特色,步道中段有一座吊橋,是遊客拍照的絕佳場所,立於吊橋上可觀察森林中樹冠層的變化與結構,由吊橋往下看漫天飛舞的蝶影更是令人驚豔;此溪谷為紫斑蝶過境渡冬必經之路,也是您與紫斑蝶相遇最美的所在。 
沿途有不少特有植物,如雞屎樹、小花闊葉馬偕花皆是平地不可見的植物。


愛的小叮嚀:
步道山區腰繞略有高低起伏,行走時請特別留意。

4.白榕步道



難易度★★ 全長約1,900公尺 單程所需 60~90分鐘

白榕
步道沿途穿越濃密的熱帶季風雨林,以桑科榕屬的植物最具特色。 
步道上常可見到長滿支柱根、板根的大樹,就是白榕的傑作,彷彿重回到原始森林,猶如電影「泰山」的場景。 
此外,步道中段附近,還有傾頹的排灣族矮牆遺址,是一條兼具人文與生態的健行路徑。

愛的小叮嚀:
雨天過後,地面濕滑,行走要特別小心。

 

※森林教室



森林教室是舒適的自然學習場所,設有樹木主動式解說牌,可在林間自行對應出樹木的名稱,試著找出他們各自的特色,解出他們的身世之謎!
樹林裡也散布著石桌、石椅,建議您不妨放慢腳步,聆聽鳥鳴聲,享受徐徐的微風,悠遊於天籟的氛圍間。

 

※自然教育中心




雙流自然教育中心是提供園區資訊、遊客解說服務及生態體驗課程操作的第一站,設有服務台、多媒體放映室、多功能教室,開放式圖書閱覽區、樹枝蟲展示區、DIY手作工藝及休憩區。 
自然教育中心在寒暑假期間會舉辦兒童營隊及特別企劃;平時則接受學校申請辦理戶外教學。雙流自然教育中心係經過認證的場域,提供您優質、貼心、安全的環境教育需求,滿足各種年齡層對大自然的渴望。


實際走訪並規劃半日遊路線 
去程藍色 回程紅色 (紅字為必涉水步道)

自然教育中心(遊客中心)沿山步道沿山吊橋森林教室大涼亭雙流瀑布,返回改走瀑布步道/白榕步道



實際走訪並規劃一日遊路線 

去程藍色 回程紅色 下午行程為黃色
售票口瀑布步道森林教室大涼亭雙流瀑布,返回改走沿山步道/白榕步道,下午前往帽子山步道大涼亭雙流瀑布,返回改走瀑布步道/白榕步道

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的四條步道各有特色,值得闔家蒞臨伴水同歡、賞蝶觀鳥,期待您的到來,讓我們一同體會雙流之美。

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

初試啼聲~雙流帶隊經驗分享

初試啼聲~雙流帶隊經驗分享

回想起自己當初的選擇,
來到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擔任志工,
我猜想每個人的初衷一定不盡相同,
有的人或許是想學習如何表達自我;
有的人或許是想要親近大自然;
然而我想要學習的理由很簡單,
我想要將攸關生態的正確觀念,
傳達給來園區活動的遊客們。
記得---
早在我就讀國小五年級的時候,
便有擔任校內植物解說的經驗,
那時候比手劃腳天真的模樣,
此時回想起來影像依然清晰,
時光匆匆數十幾年過去了,
到如今我對於植物和動物
還懷抱有一點點的興趣,
我想支持下去的理由就是:
生物實在是太可愛、太有趣了!
記得---
那是個天氣十分晴朗的禮拜天,
遊樂區內突然湧進了大批的遊客,
其中不乏喜愛運動的登山社社員,
看樣子爬帽子山登高應該是他們的首選。
還有數個來自其他各個單位的團體成員們,
正等著長毛象、山油點草以及秋海棠與土豆場精彩的解說!

來自高雄地區熱情有勁的團體

山油點草為大家導覽園區地圖

長毛象為大家解說植物

猜猜看站在你眼前的是什麼植物呢?
答案揭曉︰雀榕
它的果實相當受到鳥類的喜愛,
因此隨著鳥類的飛行和排便
進而幫助雀榕散播種子,
您瞧!植物真聰明!
每當解說員介紹植物時,
對不瞭解的遊客來說,
這些樹長的幾乎是一模一樣,
於是呢,大家開始進行天馬行空的猜測,
有人說:這跟我家那棵咖啡樹很像,所以這是咖啡;
也有人想了想說︰啊這就那個啊那個啊那個啊
唉呀!那個我忘記了啊~(族繁不及備載,請見諒~)
記得---
曾有志工大哥對我說,
遊客們來到園區只要能夠記住
一種植物或動物的名稱你就要偷笑了,
言下之意是說:來到大自然如此放鬆的環境下,
還要逼迫他們背名稱、學東西那就太折騰他們了!
所以解說的內容如何能潛入人心,
這要看每人的功力囉!
記得---
當我走在沿山步道上時,
頭頂的樹蔭遮去了大部分的陽光,
使得我們能夠享受那貫穿森林帶來的
微涼的山風陣陣透心涼使得暑氣全消,
而漫步於森林裡更是放鬆心情的絕佳場域,
至於園區內美麗的植物和有趣的動物更是處處可見 。
斯文豪氏攀蜥
 這種蜥蜴在園區可以說是十分常見,
雄的個體在受到威脅的時候,
體色會逐漸的變的鮮豔,
具有警戒的意味存在,
並開始做起伏地挺身,
一發現不對勁的情況,
他馬上就~緊酸啦~
記得---
前往雙流瀑布步道的路上時,
開心的與長毛象以及叔叔阿姨們聊天,
才瞭解了遊客的背景,他們大多是退休人員,
他們很喜歡到戶外四處走走親近大自然,
這時候我意外的發現跟陌生人聊天,
可以讓自己對事情的看法加深加廣,
尤其是比我們年長的前輩們,
字句之間透露出累積的經驗,
好比:雙流的過去,
並不是現在看到的模樣,
在88風災過後還沒開放之前,
這瀑布步道原來是沿著河床前進的;
或是林務局以前在雙流大面積的栽植人工林,
這些都可以在雙流見到過去所遺留下的痕跡,
這是在課堂上或是書本裡所學不到的知識,
也是這兩個月內要把握時間好好學習的。

長毛象於森林教室作解說

大家在大涼亭開心的合照,這裡離瀑布不遠囉!加油!

短短的三個小時,
接觸到濃厚的人情味
讓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叔叔和阿姨們那份古道熱腸的心意,
完全流露在那一碗碗招待我們的甜湯內,
我們僅花了一些的時間,陪他們走在這條山徑上,
講解的功力雖不及資深志工,如:長毛象說的那麼生動有趣,
從遊客們眼中的變化,我相信青年志工也給了他們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
同樣的,我也相信這次參與見習的青年志工們也獲得相當多的知識與經驗,
此刻,喚醒了當初想要擔任志工的那一份心情,相信我一定能繼續維持下去的。
與山油點草留下合作的紀念
 By 大白

2012年8月21日 星期二

最終回~山林野孩子

最終回~山林野孩子

山林野孩子系列活動到整個自然教育中心的環境教育課程      

我看見了,環境教師是如何將大大的道理融入小小的遊戲中,       

利用各種有趣的方法來引導孩子讓他們往更良善的道路前行。       

環境教師給台灣教育體系甚至是家長們做了最好的示範:       

尊重孩子的野性、給孩子適度的自由空間與選擇權利,       

孩子的表現絕對會令你驚豔到連下巴都掉了;      

不用過多的教條去規範和約束孩子,

只是讓孩子清楚的瞭解底限在哪裡,      

孩子的表現會超乎你的假想與期待,

前提是,大人得先學習「放手」與「尊重」,      

就算知道他可能會跌倒、或是受傷,

我們還是「必須」要讓他自己去體驗,      

唯有如此,他才會長大、他才會成為真正的人。


里眼與順風耳---Day 1 

以小組分工合作的方式分配任務,

讓千里眼到第一現場去了解正確的圖像, 

再由順風耳負責將訊息傳遞給後方等待操作的人員, 

後勤人員則必須將訊息給具體化,做出正確無誤的複製圖。 

整個活動看起來就是個讓小朋友跑來跑去與看看說說的遊戲,    

但其實是要讓孩子們從遊戲中練習如何將看到的訊息說出來、     

如何以聽到的訊息創造出具體的實物,藉以增進孩子的表達能力      

及合作能力並可發掘其個人特質,這就是最值得學習的教育方式了。 

Who am  I       

 以猜謎的方式讓孩子們互相腦力激盪,      

 整理歸納出一個團隊成員公認最恰當的答案;      

 但孩子們常常會天外飛來一筆的突然蹦出一個答案來,      

 我們能做的就是「與他一起思考」這個答案與謎題情況符合嗎?      

 但無論適不適合,我們都應該支持孩子勇敢的寫下他所想出來的答案,      

 給孩子一份鼓勵、讓孩子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心,才是我們應該要做到的。  

鍵報告       

效仿電視裡名偵探柯南的辦案方式,       

引導孩子從照片裡找尋線索並合併關主老師的敘述,       

釐清案例的來龍去脈,這遊戲對於孩子的觀察力及思考邏輯都有所提升。


 

 
與環境

過去人類曾經以鳥踏仔捕捉紅尾伯勞食用,       

因闢建公路卻未考慮生物特性造成青蛙,往往為了繁衍後代       

而橫死街頭的慘況,看似自然死亡原來兇手就藏在肚子裡的螳螂       

與鐵線蟲的糾葛等等,讓孩子明白自然界裡生物彼此間的關係是如何       

產生相關性,以及該如何做才能降低人類對自然環境與生物的負面影響等。



 麗的背後       

以蝴蝶標本作觀察學習如何測量與描繪,       

看看這位小朋友,馬上想到可以透過玻璃窗的透光度,       

用來描繪圖像,這麼懂得利用身邊資源的腦筋真是聰明呀!


孩子大冒險---Day 2          

將全體成員分成四小組進行六大關卡的闖關遊戲。


影幢幢

伯勞鳥大哥先於陽光草坪做蝴蝶解說,

再由紫斑蝶姐姐帶領大家認識蝴蝶的基本構造,

並且以放大鏡觀察蝴蝶翅膀上的鱗粉,然後才進行,

讓孩子以抽取正面圖片並尋找背影圖片的配對小遊戲。


重A計畫     

「廚餘秤重」是這次營隊一個很細心的安排,       

製造一點壓力讓孩子想吃多少盛多少,不要造成食物的浪費。



裹回憶       

山林野孩子系列活動共分為四個梯次,       

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從開始的陌生到後來的熟悉,       

從開始的害羞不敢舉手表達想法到後來的侃侃而談,       

漸漸的大家都敞開了心胸,讓心與心在這裡連上了線。       

且讓我們「將回憶打包」投遞到彼此溫暖柔軟的心中吧!

                                      BY ANITA

解說典範~魏宗川大哥

覽解說的工作,多少會遇到遊客臨時無法抵達現場的狀況發生,無論是天氣變化或私人原因,這樣不信守約定也不提前告知的行為,真的相當不可取的行為!遊客們或許不知道,雙流園區的志工們大多來自屏東或高雄甚至遠從台南地區來,每次服勤總是要開了好幾個小時的車程來到雙流,還得在約定的時間之前抵達現場先做好準備工作,為的就是要在遊客到達時,就可以帶著他們認識雙流的一切。
導覽時得先徵詢遊客的意願來選擇步道,並調整解說的方式與深淺度。
 
以魏大哥為例:首先他會依照遊客停留時間或其他特殊需求做調整,屬於親子同樂闔家開心的就建議可以慢慢步行到雙流瀑布,沿途針對一些森林裡常見的或具有特殊性的植物做介紹,雖然有一些都是你我都知道的植物,但要如何帶出遊客的好奇心,而且讓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這就是資深解說員厲害的地方了。
 
外值得一提的是,我今天見識到一個很棒的家庭教育方式,長輩開口說:鞋子髒了、褲子濕了、流汗或被蚊子叮還是摔跤了…都沒關係,因為衣物髒了可以洗,被蚊蟲叮或是摔跤了這些小傷都會好!
 
最重要的是我們一家人可以快快樂樂的聚在一起,還可以一起去看雙流瀑布!這樣的家庭教育方式令我相當感動,原來玩的開心、玩的安全,是你也是我更是許多人去到一個新的環境所希望的呀!
 
而要如何讓遊客也能完成來到雙流的願望呢?就是要靠導覽志工大哥大姊與熱血的暑期青年志工;也就是我們啦!呀比~~~~
BY  ANITA

聖心來囉~大家好!

黃聖心的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黃聖心,英文名字是Anita

來自台灣高雄,今年暑假剛剛好自屏東商業技術學院畢業囉。

 

很高興有機會參與101年度林務局第一屆暑期青年志工暨國際志工實習專案」,進而認識其他50位國內及國外有志一同,喜歡親近山林的青年志工們,並瞭解與認識台灣全部8個設有自然教育中心的國家森林遊樂區。

這次暑假和我一樣選擇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服務的還有下列幾位伙伴....

第一位是既有趣又好相處的景立

大家都叫她桂綸鎂

〈還真是我的 roommate =室友 呢!〉


第二位是善解人意且唱跳俱佳的心平
也可以叫他氣和或企鵝(成語:心平氣和)。

他更有著雙流~dance queen~~的封號喔!

 


第三位是:謙遜有禮具有獨立想法的丞昱

也可以叫他大白(因為他不想被叫小黑------XD)


第四位:來自印尼的Zita

是伊斯蘭教徒,當然也就不能吃豬肉,而且只要出門在外必須戴上頭紗、穿長袖和長褲,不可以讓肌膚裸露在外。很期待與伊斯蘭女孩的交流,揭開對於伊斯蘭教的神秘面紗。



第五位:是來自捷克的Petra

看著她那與自己不同的棕色頭髮、棕色眼珠、白種人面孔,對於少有機會接觸外國人的我而言,這真的很令人興奮呢!


以上五位就是與我一同在雙流國家森林遊樂區實習的夥伴,相信自己學生生涯的最後一個暑假也能過得充實又快樂!

                                        BY  ANITA